一下子被调走十五位”红五类”演员,周边城市的歌舞团和文工团几乎全部撤销了。唯独无锡市歌舞团到省歌舞团去要了十六名业务水平还不错的演员作为交换。至于为什么省歌舞团愿意这么做,到现在还没有想明白。但后来这批人中的大多数都私下通过“关系”又回到了省里,总算留了几个没有什么“关系”的人下来,无锡歌舞团才得以生存下来了。
经过了这次动荡,这个团各方面都逐渐复杂起来,人与人有了等级,出身成分好的当然就高人一等,出身成分差的必然受到歧视,矮人一头。我这么说并不是说前者本身有高人一等的想法,而是当时的时代给于他们的“阶级斗争为纲”么。在连绵不断的政治运动中有人把整人作为专业,作为向上爬的阶梯,这些人惟恐没有政治运动,一有政治运动他们的机会就来了,只有把人整倒他们就有乐趣,要是把人整死了他们肯定会有快感!
当时在演出团体里你不能当主要演员,因为你在台上演了主角就会惹来非议,招来嫉妒,还要比别人多参加劳动,否则就是资产阶级思想,是主要演员架子。这些都是小事无非只须夹紧了尾巴做人罢了。最可怕的是某些领导在“唯成分论”的思想指导下,十分残酷的歧视乃至摧残人才。有不少有才能有发展的年轻演员就因为成分问题被清除出去,从此与艺术无缘而遗憾终身。
有一个更极端的例子:当时有一位可以称得上是台柱子的女演员,不论从唱、演、形像都是团里最好的,也一向夹紧尾巴做人,当年她演的歌剧“刘胡兰”“红珊瑚”“血泪仇”等歌剧不仅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还受到专家的肯定。就是这样一位优优秀的演员,在一次清队运动中被押送到原籍去务农,其中的坎坷与苦难自不必说。直到改革开放以后落实政策已经是三十年以后的事了,艺术青春早已不在,她后来死于癌症。我非常怀念她,因为她真的很无辜!